查看原文
其他

胜利的总是宗庆后,必须是他!

2016-11-22 七禾网 七禾网
近期看了迟宇宙先生的著作《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颇有感悟,做了一些书摘,和朋友们分享:七禾网www.7hcn.com沈良

摘录:

娃哈哈的银行存款有数百亿元,但宗庆后坚决不涉足虚拟经济和房地产。


对于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


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合。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我们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并非我们真正的性格使然。我们只是在一个找不到出路的年代里,使劲儿地在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一直想做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也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事,比如创新产品、创造财富、不拖欠人家贷款、不去欺负别人、公平交易…


没时间去享受,生怕一生享受了,贪图安逸了,企业就搞垮了;那些太古怪的东西,我们也不敢去经历。


我小时候的理想很多,后来被社会现实慢慢地修正。有什么机会就抓住什么机会。我年轻的时候在农场时就有想法,要把茶叶种得比别人好。


我要一辈子把娃哈哈做到底,没有假如。


有一个宗庆后在这儿,大家就会觉得在中国踏踏实实地做商业、做实业,一点一点地积累,还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如果按100分来测算,勤奋最起码要占七八十分。出勤奋之外,我比较会创新,比较低调。我弱点是事无巨细地亲历亲为。


我们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


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道德水平和自制意识提升后,你不用管他,他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这样社会才能管好。


你得看明白,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有无私,物质文明有了才会有精神文明。


“首富“不能代表任何意义,但娃哈哈矗立在那儿,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没有虚耗。


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和平与战争、富裕与贫困、奢侈与勤俭、贪婪与美德如同影子一般相互随行。如果说“平行世界”,我说,就存在当下,此刻,我们看到的两种极端的并存。


在直觉之外,我体悟到生命本身的盛大。


卓越的企业家在价值积累的过程中,聚沙成塔,终将完成一个天命,那就是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


在经历的每一桩过程当中,因为个性使然,全情投入,高峰体验总是如约而至。


从触手可及的眼前和周边中,穷尽学习、磨砺思考、锻造出付之能事,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时女人考文凭、求职业,还真是非常具有超前意识。王树珍说过,宗庆后的超前意识遗传自她,宗庆后十分认同。


在很小的时候,宗庆后已能够意识到,母亲才是这个家庭核心和基石,她是最值得敬重和爱的那个人,而作为她最大的孩子,宗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她去分担那些压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压力。


王树珍的家教严格而充满严格气息。


人生中总会面对很多诱惑,此时如何保持清醒,如何节制欲望、抵制诱惑,对人们无比重要。


在弟妹的印象中,宗庆后小时候是被当女孩子养的,因为他不淘气、文静,父母省心。


因为性格沉静与稳重,学校里的老是大多表示出了对宗庆后的偏爱。他那时候读书又很用功、做作业又认真自然就博得了整个学校的欣赏。


宗庆后自此开始相信,所有的英雄之路都不是始于想象,而是始于行动。很多时候人们的失败不是因为准备的太少,而是发现困难太多而主动放弃。其实有时候,只要行动了,就会得到比预期更好的结果。这是宗庆后在12岁那年学到的东西。


宗庆后是个很有号召力的班长,他的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吧同学们吸引到他身边,天热地被他折服。这不仅因为他自身的优秀,也得益于他的平等意识。


他开始意识到到自己姓氏的与众不同。历史教科书中提到宗泽,他是岳飞的伯乐和导师。祖先所拥有的光荣会激发你去奋斗,即或是为了一些虚幻的泡影。世界上成功的狗屎行动派。世界上成功的都是行动派,有时候你很幸运,看似虚无缥缈的理想,因为你的行动,就成功了。成功很艰难,有时候却又那么简单。


父亲在孩子们面前,展现的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姿态。


宗庆后向青涩而高贵的少年时代告别,那骨子里奢侈的骄傲,将在岁月的磨砺中,更深地沉埋到血液深处,而蜕变成一个为了生存而奋力拼搏的年轻人。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人们只是在等待命运的裁决,等它或是残酷或是仁慈的手,将他们推向不得不去的那个方向。


人生就是闷着头往前走,走着走着,眼前突然一亮,狭路走了出来,一片开阔地。


年轻时承受的苦难就是一笔财富。


“遇见困难不被吓倒”这样的观念已经变为宗庆后血肉的一部分,他只知道,他是在赌自己的未来,骨头累得散架了,总比一生都匍匐着活下去好得多。


宗庆后是一个好胜的人,要做就做的最好。他相信好胜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不断自我超越的动力。他读书的时候要考第一,打篮球要争第一,在农场也要成为最好的那个——一颗倔强的心容不得他有任何软弱。


他读得最多的书,毫无疑问是《毛泽东选集》。


他一直在想,成功的人一定有一项特殊的技能,那就是苦中作乐,随遇而安。坚持下去,带着希望地坚持下去,不让自己匍匐在命运的脚下,然后,生命中才会突然出现开阔地。


我用脚来丈量中国的市场,深入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沓。“中国市场地图”就是这样在水里火里、摸爬滚打中来摸透的。


有时候,不安分的心,是前行的力量。


更多的时候,只有付出感动上苍的努力,才能扭转你的命运。


我的公式是这样的:感动上苍的努力+头脑+亲和力=有所为。


他在纸箱中创办了“厂中厂”——电表厂,这个厂在他的奋力推促下效益不错,他的个人积蓄也慢慢地积累到能够支撑一场婚礼。


插队下乡的生活,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所受到的最大的训练就是忍耐,忍耐命运的不公、岁月的易逝、生活的残酷,以及各式各样的艰难、寂寥和绝望。


对于我来说,上苍给予的礼物是一种恩赐:宗馥莉使我相信,未来是值得我去充满希望的。


供销这一行所需要的智力活动,这部分的角力是他特别钟爱的部分,亦觉得游刃有余,有爆发力。


现在总说某某是营销天才,其实所有天才都是逼出来的。因为宗庆后相信:卑微是伟大的起点。


市场的变化之快超乎想象,行动远比想象更有价值。


老是有人问他:“娃哈哈制定了什么战略?”宗庆后跟他们说: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考虑八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


“市场变化太快,任何一个变数都可能置你于死地。所以我们其实一直在为生存而战,来不及制定什么战略,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思考所谓的战略。我思考的只是生存,更好地生存。”


宗庆后始终坚信,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所以的付出,不一定会得到现金的补偿,但它一定会构成对你的某种训练。一旦机会降临,接受过残酷训练的人比那些懵懵懂懂等待机遇的人,更容易博得上苍的垂怜。


在推销和追债的过程中,他已经发现了一些经营的秘密,开始体会到了“现金为王”的内涵。


未来说来就来了,只不过它并非以人们预期的姿态。


唯有宗庆后自己明白,他需要一个机会,为此他等了太久。他需要把这个机会牢牢抓在手中,容不得任何竞争者出现。


“没有什么崇高的意义,更没有必要美化一位企业家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自己赢的欲望所付出的努力、所冒的风险,以及进行孤注一掷的魄力”。


“孤注一掷”的战略必须击中目标,否则所以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宗庆后比其他人更需要这个机会。不是这个机会需要他,是宗庆后需要他。


世界虽然未曾改变,但他已与往日全然不同。


在毫无方向感的时候为自己找到方向,在无路可走之地为自己找到出路。


在这个集体中,宗庆后是以为沉默而实干的“头”。他既是军师,又是将军,同时还是士兵。


“一切善,将以善来得到回应”。


宗庆后需要一个自己的产品,就像一个嗜武之人需要一件得心应手的兵器。


当第一批“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从生产线上源源不绝地传输下来的时候,宗庆后泪流满面。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何流泪,只知道泪水似乎是对自己往日的冲洗。


对于一位企业家来说,伟大的征途来自市场、市场是审判企业的唯一法官,也是检验企业理念的唯一标准。


“奇迹”开启之后,它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止。


我们把跨国公司的推销术称为“渗透流”,即平衡使力,一点一点地渗透市场,这种方法需要大资金投入和长期的品牌运作。而娃哈哈是“宇宙流”,即集中资金,全力投放在通路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通过实现一点,辐射全局。


要做好事情,关键在于看透本质;看透本质,关键在于化繁为简。


从1988年开始的三年里,哇哈哈的产能已经扩大了60倍,但这远远不够;利润暴涨了100倍,但他希望得到更多。


知道今天,宗庆后依旧相信,人不是生来就高尚的,一定是某些东西激发了内心的某些欲望,使他成为了一个代言人,一个仲裁者。


在自己人面前,宗庆后不是一位霸气横溢的厂长。他不需要在他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权威,反而希望展现真性情,成为他们的家长。他们能够看到他坚强的A面,也会看到他脆弱和柔软的B面。


“关于企业的管理,我坚持的是管理要严、待遇要好的原则。没有严格的管理,企业就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良好的待遇,企业同样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胜利的总是宗庆后,必须是他。


宗泽后对哥哥的评价:“什么叫宗庆后?你没办法解释宗庆后,这就是宗庆后!”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谁能为他们带来幸福,他们就支持谁、拥护谁。


宗庆后告诉他们:“改革不可能给每个人利益,它给予每个人的只是机遇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能不能在改革中最后获益,就看你自己有没有眼光、能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他很少出现在会议上,也很少请领导吃饭。如果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酒厂上,也许口碑好了,但是企业就不会发展这么快。


女性的执行力强、直觉好、悟性高、心思缜密,最重要的是,女干部忠诚度要超过男性;她们不争权、不专权,会像管理家庭一样,习惯性地事事处处为公司着想。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管理都是最麻烦的事。宗庆后把执行权放下给各个干部,然而关系到娃哈哈未来、关乎市场选择的权力,他依旧会事无巨细地抓在手中。


这种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宗庆后承认娃哈哈是家族企业,但娃哈哈不是小家族,而是大家庭;他也承认“宗庆后专权”,但却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在娃哈哈,撰写《销售通报》是宗庆后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通过亲自撰写《销售通报》,他会掌握娃哈哈第一手的销售数据,也会建立起最畅通无阻的市场情报体系。


至于娃哈哈的财权,宗庆后绝不会请旁人代劳。娃哈哈苦苦经营这么多年,走到了今天,其根本原因除了领先市场颁布之外,还在于资金的使用效率。


事实上,所谓的管理就是企业内部运营的习惯。当大家习惯了宗庆后的风格之后,管理机制就开始正常运转了。


“首先要判断自己错还是对,对的话就要坚持,错的话就要认错。”在危机事件中,这是宗庆后的原则。


到了后来,娃哈哈人都习以为常了。在这一轮接一轮的纠纷、敲诈和侵害之中,他们体会到了做企业的艰难,也就更加珍惜自己一手缔造的娃哈哈了。


凡是我认定的东西,不管有多少人反对,我都会坚持,都会顶住。因为我已经预见了前面的风景,看透了未来的关窍在哪里。而这种预见,这种看透,并非偶然,它们建立在对市场的无数次缜密而细致的观察、调查和思考之上。


我奉行的一条准则是:烂熟于心,而后神迹照亮天空。


从1987年开始创业,到成为行业霸主,他们只用了6年时间。


他只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不会也不愿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拿了就一定要回报。


“一切财富发热积累,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只有这样的财富才是牢靠的、清白的。财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帮助到了他人,财富才具有了意义”。


从1987年开始,用来4年时间,娃哈哈完成了自己的“野蛮生长”。


从1991年开始,用了4年时间,娃哈哈完成了自己的“非常生长”。


无论生物界还是商业界,没有谁可以被孤立在一个群体之外。


企业家都是赌徒,至少身上具有赌徒的特质。


宗庆后时常在想,如果娃哈哈真是一支部队的话。他是毫无疑问的司令官,工人们是士兵,干部们是各级指挥员,经销商们呢?盟友?游击队?都不是。他们是娃哈哈的人,他们是侦察连,是特务营,是特攻队,是特种部队,是《亮剑》中的和尚与段鹏。


他坚信的一点儿是:娃哈哈不能被经销商拖死。吸引经销商主要靠两条,一是有钱赚,二是产品好销。娃哈哈做生产,经销商搞销售,目标都是赚钱,赚钱才是硬道理。有钱赚了,什么都好说了;没钱赚的时候,谁也不会跟你讲道理。


宗庆后喜欢从市场上获得第一手信息,这就决定了他对经销商的控制必须是直接的。


管理经销商,光有疼痛是不够的,中国人从商,始终都将“情”字摆在首位,由情培养起来的凝聚力,绝非利益所能取代。宗庆后后来与达能翻脸,达能打算釜底抽薪,收买他的经销商,结果却没有一家经销商倒戈。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所谓超前,无非创新。


有人评价说:“娃哈哈雇用了一批小老板而不是职业经理人,这些小老板都有自我经营的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动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减少了娃哈哈的交易成本。”这个评价非常到位。


有一家海外媒体褒奖说,“这位中国经营大师”的神奇之处,在于他是一位真正的市场网络“编织大师”,他把许多外来的跨国公司很不容易看懂的东方市场——尤其是农村和城镇市场——玩得出神入化。


对于他们来说,仰望星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


宗庆后喜欢竞争,好胜心和控制欲都非常强。他吃软不吃硬,面对挑衅的时候只会更硬,面对弱者却会生出保护之心。他喜怒形于色,只是不会感性地表达。他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时常会流泪。他一直把感情放在心里,“好话不会讲,软话不会说”。


没那么多道理,也没那么深的理论素养,直觉告诉他,跨国做决策,依赖的都是数据模型和市场调研。数据模型都是虚的,市场才是活的;调研可以敷衍,数据也会撒谎。只有像他这样每天在中国的各个角落进行市场体验和观察的人,才知道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


他承认自己是一位“温和鹰派”企业家,在非常可乐上,他只想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人也能生产可乐,而不是把洋可乐赶出中国。


将近三十年的征程,娃哈哈从来从竞争中一败涂地,恰恰相反,因为竞争,我们赢了对手,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和友谊。


一款产品的成败,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市场定位:定位准确,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定位不准确,即使坚持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宗庆后对他的部署们说:“除非犯下致命的错误,否则,娃哈哈和乐百氏都不可能一拳将对手击倒,最后的赢家很可能是靠“点数”胜出。这将是一场消耗战、拉锯战。看谁的气长,抗击能力强,韧性足”。


宗庆后说:“何伯权淡出绝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局,一旦没有对手,企业就会失去动力。而且,我也失去一位朋友”。


宗庆后又想起显克维支的小说《你往何处去》,想起使徒保罗的话:“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而我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做,是因为爱,对企业、对产品、对员工、对经销商、对于我创造的世界,我有一种深刻的感情或者说痴迷。


当你所有的思想聚集于一点,强大的力量由此而生,它汇聚人脉、金钱、一切。


宗庆后说:“经常观察社会,才会发现时社会除了什么问题;经常在市场上跑,市场才会回馈你,你就会跑出活力,越跑越觉得有活力”。


娃哈哈采用的管理模式,简单说就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他在娃哈哈施行的是“开明的专制”。宗庆后相信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独裁、专制的,否则它就搞不好。


宗庆后曾说:“说我在娃哈哈大权独揽我承认,而且我认为这个做得比较对。你去看看中国现在能成功的大企业,我觉得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者,都是大权独揽而且专制的,我认为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必须专制开明”。


我有我的优势。娃哈哈只有我一个“头”。“头”一多的话,企业就不行,争斗太多。那种书记、厂长各一线,副厂长又有自己的线,各自的班底勾心斗角,这样的企业搞得好吗?中国人又聪明又难管,人人都想当老板,想当皇帝,但皇帝只有一个,老板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你不强势肯定乱掉了。


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去考虑八年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


要确保“扁平化管理”能够顺利地执行和推进到每个角落,除了需要权威、技术和观念上的革命之外,还有需要宗庆后个人以身作则的带动。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节假日。他每年有超过200天“暴走”和“深潜”,这使他能够保持着对市场的觉察力和敏感度。


娃哈哈已经对他的权威形成了需要和依赖,这颇令宗庆后头疼。


宗庆后的另一个理念是:要让员工怕你而不恨你。商场就是战场,企业就是军队,如果企业犹如一盘散沙,肯定在商场上打败仗。


宗庆后的“专制”有时被员工们诟病为“有强烈控制欲,对大大小小的事都希望全部能够掌控、了解”。


娃哈哈是一个大家庭,宗庆后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娃哈哈奉行一种“家文化”,叫作“凝聚小家,报效国家”。


关心下属工作、生活就是从这些看似很小的的事例中做起,着就是领导干部起码的素质。


员工是家人,若是没有员工就如家中无人。


宗庆后不是去硬管员工,而是让他们形成一种自我管理的意识。


宗庆后对他们越严苛,他们成长得就越快。他们相信他的严苛已经构成了娃哈哈的精神,构成了一种高度紧张负责和追求效率的信念。


对于员工,宗庆后一向奖罚分明。赏罚不明是管理者的大忌。


自嘲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只有能够坦然接受员工调笑的领导者,才会有足够宽阔的心胸,把员工当作子女来看待,为他们谋福祉,建立起真正的“家文化”来。


洋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的自卑。


宗庆后最讨厌的那种生意就是做买办。


其实我不比任何人聪明,我所有的只是一门心思地想去做成一件事的冲动,并且甘愿为此冒险。我还有“只争朝夕”的精神。


我相信,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都属于社会,这就是我的财富观。私人拥有财富,人人都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实上最后还是社会的。


我是一个“蓝血的平民”,因为我来自底层。


宗庆后的生活看起来与“品质”无关,近乎吝啬。


有人统计过,他一年的个人消费应该不超过5万块钱。


宗庆后不喜欢“贵族运动”,不打高尔夫,也不玩游艇、帆船、赛马。


对于一个苦惯了的人来说,一切都是珍贵的。


对宗庆后来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比财富和享受重要得多。


他对财富本身没有概念,是否成为“首富”对他来说也并无特别意义。他挣的每一分钱,都靠自己的辛苦经营,而不是依靠资本市场的掠夺。


宗庆后相信时势造英雄,也相信英雄造时势。机会没来的时候要耐心等待,坚持到底,机会来了要去抓住。


他希望创业者回到实业本身,因为只有中国的实业做强了,中国才会真正强。没有实业的国家是个“空心”国家,没有实业的经济,是“空心化”的经济,充满了虚幻,更充满了风险。


我相信做企业一定要懂政治,但不能与政治捆绑在一起,捆绑到一起了,分不开了,就会出大事;你要当官就去当官,两者不能兼得。


宗庆后一再呼吁不要仇富。人们仇富的心理起来,富人缺乏安全感了,就会拼命移民到国外,把财富也带到国外,这会对中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宗庆后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现在是弱势群体,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现在一些振幅官员也对企业家充满了妒忌,他们有时候会觉得我权力这么大,为什么我钱没有你赚得多?


宗庆后觉得,就本质上来说,大家追求的是一种价值认同,追寻的过程才是人们赢得内心安宁、找到创业幸福感的过程,才能够通过对商业美德的实践获得内心及外部世界的认同。


掌握资源和资本的人高喊着口号,制造着各种骇人听闻的“名人名言”,而那些缺乏资源和资本的年轻人却无法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事实上,只有后者才有希望建立在一种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也只有后者正在艰难地寻找着一条通往杰克•韦尔奇指引的彼岸的道路。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内容。企业家必须要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敢为人先。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


企业家亦是人,亦需要得到尊重、鼓励,需要不断被激励,从而让其不断努力奋斗,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真正的企业家在分析复杂问题时,能够将事物抽丝剥茧,还原到本质,化繁为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进行决策。


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眼光、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生意的结果是财富,但生意的目的不是财富,而是生的意趣。


他们希望成为这个时代的灵魂,成为值得尊敬的人。天命就是历史使命。宗庆后相信这就是他的“天命”。今天已经不再是那个把商人和企业家的贡献连同尸骨一起埋葬的年代了。“如果我的天命是抹平穷人与富人的嫌隙与伤痕,如果是呈现一种价值观与可能性,使年轻的创业者找到方向,看到哪怕一线的亮光,我一定会觉得这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义无返顾为之付出的”。


归根到底,财富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国民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共同创造。


民营企业家应该懂政治而不参与政治,要议政而不干政,否则就谈不上政企分开。我又我心中最高的经营境界,就是松下所说的“企业禅”的境界,忘我的境界。


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10年,宗庆后累计提交了10条议案、139条建议,总字数超过21万字,其中提高个税起征点、二次房改、清理不合格公务员等议案和建议,引发了激烈讨论。


宗庆后一直对银行问题和民间借贷比较关注。他相信银行贷款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用处,如果要贷款去买设备,钱可以从银行直接汇去买设备的地方,贷款就不会被挪用去炒房、搞其他投资;其次,银行贷款要有更严格的资产抵押规定,这样就不会有太大风险,你贷出去五千万,要求拿一亿元的资产抵押,有什么风险呢?


互联网金融也是宗庆后关注的问题,他担心资本都到了互联网公司,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就会受到抑制,所以对于同城的马云,以及深圳的马化腾,他总是呈现一种谨慎观望的姿态。


父亲对宗馥莉留下的印象就是:爸爸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宗庆后觉得自己演好了“娃哈哈之王”的角色,却差一点演砸了一个父亲的角色。


宗馥莉回国后,宗庆后对她的严苛并不像是一个父亲,更像是一个领导。宗馥莉和娃哈哈构成了宗庆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与事。


宗庆后希望宗馥莉能把他这个企业发扬光大。他欣赏她性格中的强硬,那是来自他自己的基因。宗庆后也欣赏她的开放心态。她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甚于中国文化,现在他一直在希望她将中国文化融合到她的管理当中。


她很自信,有时候认为比我还行。我相信她一定会比我还行,虽然可能还要走一段路。


在佩珀代因大学读书的时候,宗馥莉获得了美国国籍。但最终她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到中国,回到杭州,因为这里是她的家。


女儿长大意味着父亲的老去,意味着时间对他已不再仁慈。


从理论上来说,宗庆后可以干搞80岁,可是他依旧需要有人来接班。


自始至终,宗庆后选择接班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管理团队接班,宗馥莉只是作为大股东、投资人出现;另一种模式是,宗馥莉既是大股东代表,也是管理团队的领导者,她是真正的“接班人”。


刘永好对刘畅说:“不管你接班,还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幸福就好。”宗庆后也说:“接不接班要看女儿高兴”。


在家中,宗庆后和施幼珍都叫她“阿莉”。在娃哈哈,宗馥莉私底下被称作“公主”,也有人叫她“大小姐”。


娃哈哈有很重的“家文化”,外来人员不可能适应。如果我从外面请一个外援,他主张的东西员工不认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他越来越相信,娃哈哈以后依旧是优秀而强大的公司。他唯一不确定的是宗馥莉会坚持多久,娃哈哈的事业会否影响她的生活幸福。


他们私下里把“大小姐”评选为“娃哈哈第二勤奋的人”,因为她和宗庆后一样,每天很早上班,下班却没有准点,很多时候要工作到深夜。


宗庆后喜欢女儿的个性。事实上,他啊喜欢她的一切。她说:“我需要学习,但我希望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因为我觉得每个企业家应该有他自己的个性”。


宗馥莉这一代人,他们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也有一些自身的弱点。他们这一代人最大失误优点是视野比上一代开阔。但他们没有得到艰苦的锻炼。


有媒体形容说,她在大学时期“非常非常崇拜”宋美龄,欣赏宋当年能向西方社会诠释中国故事。


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当中,“我最近算过卦,能够感到90岁,所以我还有20年的时间培养接班人”。


对于她的私人生活,宗庆后并不干涉。


宗庆后曾说过:“接班人”应该具备三项基本素质,首先要对行业里面的事情内行,别人骗不了他,这是最基础的;第二点是要勤奋,要有事业心;第三点是要有领导能力,下面的人要服他,而且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你要注意人际关系,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她说,她爱上了慈善事业,希望以“自强式、传递式慈善”为理念,让受助者学会自助,受益者懂得奉献,受教者进行施教。她想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好,更和谐。“我想鼓励年轻人的是,这是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勇气和努力恰是给青春留下的最好勋章,坚持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脚步,走自己的路,用几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们也不想去收购欧美的大企业,倒闭的大企业,谁会送钱给它?人家搞不好,你怎么就搞得好。我们想收购的,应该是欧美的有技术有产品的小型企业,我们拿回来复制一下,他发财了,我在国内也可以发财”。


宗庆后认为,现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产品很有发展前途。

我没办法预见到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能规划好2-3年内的目标,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解决好眼前的问题,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


宗庆后的逻辑方式,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逻辑方式和价值观的“中国梦”的一部分。他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一个以宗式逻辑方式实践中国梦的故事。

感谢七禾网www.7hcn.com编辑俞怡青对以上文字的整理和录入



七禾网推出【千金买头条】活动,诚邀您供稿,点击查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